从不追风口,到领跑超级智能体,联想为何敢于在AI战局中打出“全栈AI”这张牌?
前不久,在联想Tech World 2025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抛出了一个重磅概念:“超级智能体”。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AI助手,而是具备“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能力的下一代AI形态。与之配套的,发布了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
彼时,作为联想集团“科技瞭望塔”的联想创投也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AI投资成绩单。距其官宣20亿元人民币投向AI终端生态的计划已经过去一年,他们完成对20多家AI企业的投资,累计出资超10亿元,投资布局涵盖从算力到AI基础层再到应用层的各个环节。
这与此前面对大模型热潮时的“冷静观望”形成鲜明对比。大模型投资在国内蔚然成风时,钛媒体创投家曾问联想创投专门负责 AI投资的首席投资官、高级合伙人宋春雨:“你们投了哪家?”
他冷静地回答:“我们还没有投资任何一家大模型企业,需要时间看清楚,哪家大模型团队更有通向 AGI 的实力。”
如今,他观点更明确:“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一个分水岭式的进化阶段,DeepSeek的出现加速了AI的普及进程,未来开源大模型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80%,闭源大模型的市场份额则下降至20%。”
同时,他认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的大爆发将集中在智能体领域,垂类智能体和通用智能体都会加速进化。
不着急,也不会错过。工程师背景与产业投资身份的双重叠加,为宋春雨带来的影响是,他习惯先把一件事情看透、接着选择最好的标的,而不是“押注式”投资。
宋春雨的背后是一长串中国最前沿的AI公司:旷视、第四范式、寒武纪、智谱AI、阶跃星辰、无问芯穹、摩尔线程、思谋科技、轻舟智航……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下是懂技术、信仰技术的中国科技投资人最好的时代。
以下是宋春雨对于大模型、超级智能体的投资机会,超级智能体的投资方法论,以及联想创投的“全栈AI”投资观点,或许能为行业带来一些思考、碰撞。
以下为钛媒体创投家与宋春雨对话全文,略有删减:
AI、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
创投家:您之前认为开源大模型的发展可能会滞后于闭源大模型。那么,在今年DeepSeek迅速崛起之后,您的观点是否有所改变?
宋春雨:今年人工智能领域呈现出加速进化至硅基智能的趋势,以DeepSeek为代表的领先开源大模型的快速崛起,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意义在于推动了人工智能的普及化。
去年,我们曾讨论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市场格局,当时认为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开源和闭源大模型可能会各占50%的市场份额。
然而,如今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判断,DeepSeek带来的影响力可能会使开源大模型的市场份额提升至80%,闭源大模型的市场份额则下降至20%。
DeepSeek的开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将先进的推理模型开源,同时大幅降低了模型的部署成本,这为智能体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另一方面,其工具链、数据链以及可调用性更加透明,推动了智能体之间的协作。例如,以Munas为代表的智能体能够协作完成组合性任务,这在过去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一个分水岭式的进化阶段。
其次,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快速迭代并趋于收敛。美国有微软/0penA1、亚马逊/Anthropic、谷歌、Meta 和 xAI五家头部企业;中国有DeepSeek、通义千问、豆包、智谱AI、阶跃星辰等企业,欧洲有Mistral。全球能够围绕技术大模型进行进化的主体基本集中于这些企业。
最后,下一阶段人工智能的大爆发将集中在智能体领域,垂类智能体和通用智能体都会加速进化。
在大模型对物理世界的影响方面,我们最关注两个领域:汽车智驾和具身智能。预计,未来会出现专门针对具身智能的大模型,这种大模型结合了物理世界的真实数据与数字世界的仿真数据,能够实现更精准的模拟和更高效的应用。
创投家:目前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速度是否处于平行状态?
宋春雨:个人认为中美在人工智能模型算法方面的差距大约为6个月。
在算力方面,中国暂时无法获取最先进的制程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在算力基础设施和整体效率。
然而,从算法本身来看,我认为已经无法阻挡中国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
创投家:聊一下您最关注的领域之一,您认为具身智能从炫技到走进生活还要多久?
宋春雨:具身智能无疑是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中的重大进化方向,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目前有几个判断,第一,在有限场景下的通用性泛化能力,可能在两年内就能投入使用。例如在工厂场景下,让机器人进行分拣工作,只要给它任何物体,它都能进行分拣,这叫有限场景的泛化。
第二,在特定垂类场景下的泛化能力,我认为也是可行的。比如在药店,机器人可以抓取屋子里的几千种药品。
我们不能指望机器人既能抓药、又能搬箱子拧螺丝,具身智能在短期内实现全通用是不现实的,还是应该将具身智能应用于具体的场景。
第三,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可能是多物种共存的局面。它们不一定是人形的,可能是轮式的、有双臂的,也可能是复合型的。总之,未来一定是多物种共存的生态系统,这是我们的预判。
创投家:您怎么看AI在智驾领域的发展?
宋春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正处于快速收敛期。
自动驾驶将是具身智能领域第一个取得商业化成功的里程碑。汽车本质上就是有四个轮子的机器人,就像机器狗有四条腿一样,具身智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四轮机器人”的发展。
其次,我对自动驾驶领域即将迎来的“iPhone时刻”充满期待。目前,以视觉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正在推动自动驾驶的发展,最后将收敛到几家企业。
创投家:您如何看待创投的周期性?
宋春雨:行业确实存在周期,但作为创投机构,我们始终专注于投资前沿科技,关注行业的变革因素,对我们而言,投资领域永远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之前由于关税等因素,新能源行业曾经历了一段低谷,大家都不愿投资新的项目。但我们仍然继续投资,投资下一代新能源技术,比如下一代光伏材料、下一代锂电池材料等核心材料。
这就是我们始终秉持的“永远欣欣向荣”的投资逻辑,所以我认为创投本身是没有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