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品促中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并在西洽会期间举行成立大会。
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那么,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缘何落户两江新区?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哪些工作?又将如何助力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之都?
两江新区为新能源汽车品牌培育提供沃土
“重庆作为我国汽车产业重镇,已形成以两江新区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品牌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首席专家苏波表示。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两江新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在赛力斯超级工厂,一辆接一辆的问界M9下线,被运往全国市场,自上市以来稳居我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冠军;长安汽车两江工厂生产的阿维塔11、阿维塔12等车型也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车型……
目前,两江新区正加速推动整车+零部件产业链垂直整合,助力整车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两江新区以新能源汽车12大总成、56个关键部件为重点布局方向,加快供应链从相对完备的传统燃油车体系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体系转型,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车机软件等一批配套新项目先后投产。
今年1—4月,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19.4万辆,同比增长83.2%,占全市总量比重超过70%。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落地,将进一步夯实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根基,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两江新区将切实加强服务保障,全力支持中心发展,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与发展。
讲好新能源汽车品牌“新故事”
苏波表示,新能源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之后,将更好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对外合作开放,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
品促中心将通过两大路径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一是立足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需求,开展前瞻性研究;二是推进“七个一工程”,涵盖专家智库、评价标准、品牌大会等配套体系,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
成立大会现场还启动了《世界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指数》《区域品牌评价 新能源汽车》标准、《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报告》等成果研究。据了解,其中《世界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指数》将首次展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全貌,创新构建涵盖有形、质量、创新、服务、无形的五维评价模型,将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建设提供重要指引,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苏波表示,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且具有深远意义,为更好培育新能源汽车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了重要平台。
助力新能源汽车出海能级跃升
除品牌建设外,品促中心还将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全球市场很大,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需要抱团,协作共赢,共享机遇。”深蓝汽车品牌总经理李攀说。
此前,深蓝汽车已经宣布将开源其核心专利群,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关键技术专利群(112项)”和“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专利群(50项)”,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态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出口量首次超过200万辆,显示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在中国品牌促进会常务理事、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执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姚承纲看来,中国汽车仍然处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的过渡期,还没有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品牌出海。
为此,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也开始了尝试——与英国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中国—匈牙利技术转移中心(重庆)等单位签约,整合各方资源,将从国内国际合作、技术研发测试、标准研究制定、品牌宣传推广等多个维度为该中心发展注入动力。
而落地两江新区之后,该中心也将依托重庆及两江新区雄厚的产业资源和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搭建国际贸易合作沟通桥梁,为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强力支撑。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黎表示,品促中心的成立将搭建国际贸易合作沟通桥梁,助力“渝企出海”,为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品促中心将着眼新能源汽车品牌价值提升,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力争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枢纽,赋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